外阴瘙痒的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医诊断学解疑释惑六 [复制链接]

1#
郑华国 http://m.39.net/pf/a_4640679.html

以下内容来自我校中医学院《中医诊断学》教研室凌智老师近几年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与解答,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“抛砖引玉”。(注:凌智老师已同意)

1.为何弦脉既可能是痰饮?

体察脉象可能有个前提:脉道运行的不只是“血”,还有“气”。

“气”是一个整体,还有“正气”和“邪气”之分。

脉中之精气,谓之“脉气”。“脉气”,受“正气”和“邪气”的共同影响。

而“脉象”,多是“脉道”和“气血”的共同体现。

“弦脉”“如按琴弦”,往往脉道不是很柔软,人体很多需要“柔软”的地方,都离不开肝血的濡养,这和肝主筋、肝血养筋类似。

所以,肝失疏泄,则容易出现“筋脉失养”“脉道失养”等,以致“筋脉拘急”“脉道拘急”。

而痰饮,可能是肝失疏泄、津液不布,停聚而成。所以,痰饮可能出现弦脉。

这只是理论上来讲,临床实践时,还是要四诊合参,不能说痰饮就一定是弦脉。

脾虚湿盛导致裂纹舌:可能是脾失健运,气血生化乏源,舌面失养,故见舌面裂纹;湿性黏滞,阻滞经气,精微难以上荣舌体,舌面失养,故见舌面裂纹。多伴有舌色淡白、舌质娇嫩,甚至舌体胖大,舌苔润。

2.伤口“溃后久不收口”会是什么原因?

答:多半是正气亏虚,无法收敛溃疡面。

这样的疮疡,需要益气补虚、托*生肌治疗。

3.“肝风内动”和“中风”有什么关系?“中风”的病因病机是什么?

“肝风内动”的原因比较多,有热极生风、肝阳化风、血虚生风、阴虚生风等,“中风”往往是“肝阳化风”所致。

4.“咳声不扬”是什么样的?(是声音小,还是说声音发不出来?)

“咳声不扬”往往是痰浊内蕴,声音不能通畅外传。

不是声音小,而是声音很难传出。

短缩舌主病:

前提都是危急重症。

1.寒凝,寒性收引,筋脉拘急,往往感寒极重;

2.痰阻,痰浊阻滞,经络不通,筋脉失养,往往痰浊壅滞;

3.血虚,气血至极,舌体失养,痿弱难伸,往往失血重证;

4.津伤,热极津伤,舌失濡养,筋脉挛急,往往伤津重证。

我觉得此题出得不好,痰浊壅滞也有可能导致风痰阻络。

我觉得没有答案可选。

5.呕吐清水痰涎,胃中有振水声,是属于痰饮还是寒呕?

属于痰饮。后面讲津液辨证时会说,“饮证”有四种,即“悬饮”“支饮”“溢饮”“痰饮”。其中,“痰饮”是指饮邪停聚胃肠,所以引动胃气上逆而呕吐清水痰涎,伴有胃中振水声。

“血热化燥”:“血热”多为热入血分,“营血属阴”“卫气属阳”,热入血分,容易损伤营阴,营阴耗损,则易化燥,从而出现一系列干燥之症。

6.书上37页:为什么“肺热伤津”和“湿热浸淫”能导致“肢体萎废”?(“伤津”可以理解,但为什么会是“肺热”有关?)

“肺热伤津”多指邪热壅肺,灼伤津液,以致肺气损伤,肺痿不张。肺主宣降,“宣”可输布精微,滋养肌肤筋肉;“降”可通降气机,通调水道。所以,“肺热”“伤津”之后,容易精微不布,肌肤筋肉失养而发为痿废。就象是一棵植物,茎中的导管无法运输营养物质到上面枝叶,则容易导致枝叶枯萎。

湿性重浊粘滞,容易阻滞气机;热属阳邪,热灼津伤;“湿热浸淫”,则气血不畅、津液枯涸,故肌肤筋肉失养以致痿废。就象是一棵植物,表皮被虫子或其他东西损伤,营养物质也无法运输到上面枝叶,则容易导致枝叶枯萎。

7.“肝经湿热下注”是什么意思?

书上38页,“囊痈”,为什么多为“肝经湿热下注”所致?

足厥阴肝经循行经过人体外阴,若是湿热之邪循足厥阴肝经下注,则容易导致外阴红肿、瘙痒,甚至是湿热壅滞,败血腐肉,导致局部溃烂,以致“囊痈”。

8.病变的趋势和疾病的转归有什么区别?

趋势,多指疾病的发展方向;转归,多指疾病的转变归属;我觉得,这两个概念就像人生一样,比如说有些人积极上进,刻苦学习,这就是他的发展“趋势”,往往这样的人有出息,成就比吊儿郎当的人大,这就是他的“转归”,与“结局”相类似。

所以,我觉得“趋势”决定“转归”。个人见解啊。

9.“血虚”会造成肥胖?为什么?

“血虚”,一般不强调他会不会有肥胖,多强调面睑唇舌爪甲的淡白、头晕目眩、肢麻、脉细等。

而“肥胖”,一般是阳虚所致,阳气不足,阳不化阴,阴液停聚成痰,所以肥胖。

所以,我觉得“血虚”和“肥胖”是两码事,没有直接联系,但是可以同时存在。

答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期待后续

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期待!

往期回顾

◆年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培训招生简章

◆年《中医师承培训班》招生简章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