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瘙痒的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糖尿病防治的六个错误观念你有过没有 [复制链接]

1#
斑蝥酊斑秃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zd/140226/4344161.html
在糖尿病防治的过程中,有些错误的观念存在,我们一定要把它改过来,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:

错误观念一:血糖高不要紧,并发症最可怕


 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。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,例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肾病、神经病变、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足等。这些并发症最终导致各个系统、器官的功能衰竭而危害生命或导致残疾。


  并发症是在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发生的,也就是说,高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直接病因。如果不重视病因控制,等到有了并发症才采取措施,往往为时已晚。我国以及英国的UKPDS和美国的DCCT等研究成果都清楚的表明,强化血糖控制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;糖尿病患者如能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,比控制差的患者可多健康生活10多年。因此,控制血糖比并发症的治疗更为重要,一定要加以重视。错误观念二:老年人血糖可以适当高一些吗
 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,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/90毫米汞柱即可。于是,许多老年人就认为自己的血糖也可以适当高一些。其实这是错误认识。目前血糖的控制标准在所有年龄段都一样,即优秀(空腹在小于6.1毫摩尔/升,餐后2小时小于7.8毫摩尔/升)、差(空腹大于7毫摩尔/升,餐后2小时大于10毫摩尔/升)和良好(介于以上两者之间)。如果用糖化血红蛋白(HbAle)作为衡量指标的话,目前我们国家HbAle小于6.5%为优秀,大于7.5%为差,介于两者之间为良好。
  临床研究的证据显示,优秀控制较之于良好和较差的控制,能给健康生活带来更多的益处。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,随着血糖水平逐渐达到优秀标准,低血糖发生率会有一些升高。由于低血糖对于某些并发症较多的老年人危害较大,有时候医生被迫将血糖控制标准降低,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血糖应该适当高一些。如果老年患者没有严重并发症,同时有比较好的血糖监测相配合,要力争血糖优秀达标才好。这种原则在医学上叫做“达标治疗”。治疗不达标则长期效果就会打折扣,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。微糖boyibangdy错误观念三:血糖正常就可以停药了
  临床上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非常重视甚至很紧张,恨不得吃遍天下良药而疗疾。但时间一长,往往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,甚至停药。等到某一天突然发现并发症了才想起吃药,但是追悔莫及。
  糖尿病治疗的长远目标,是通过持续的血糖控制,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,改善生活质量。血糖控制必须依靠综合措施,包括饮食调节、适当运动、药物治疗、血糖监测及患者教育,俗称“五驾马车”。对于饮食加运动治疗已经能够控制血糖的患者,可以不用降血糖药物。但糖尿病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,目前尚不能根本治愈。随着时间的延长,几乎所有患者要依赖口服药或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。所以,是否停药,要根据治疗后血糖恢复情况判断,医生和患者说了都不算,疾病本身说了算。即便是可以停药的患者,也必须不间断地监测血糖,以便在血糖升高时及时恢复用药,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延误治疗。错误观念四:血糖高时如果变成尿糖排出去就好了
  糖尿病病因是胰岛素的减少或/和敏感性下降,表现为胰岛素作用不足,血糖不能被机体利用而产生能量或转换为能量的储存形式。血糖升高早期或治疗之后,即便是血糖已经高过正常很多,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不超过肾脏的阈值(小于8.8-9.9毫摩尔/升),少量排出的葡萄糖不超过肾脏回收的能力,此时是不会有尿糖出现的。也就是说尿糖正常了,血糖仍然可能比正常高。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较少用监测尿糖来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状况,因为尿糖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血糖水平。
  回过头来说,血糖不是“一潭死水”,人体除了不断地从摄人食物补充血糖外,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,机体会将蛋白质和脂肪转换成血糖。只要生命继续,血糖是尿不完的,流失的是无法利用的能量,消耗的却是生命赖以维持的营养。所以,通过合理治疗降低血糖,让能量得到有效利用和储存才是正道。错误观念五:胖人才得糖尿病
  相比于糖尿病“三多一少”(即吃的多,喝的多,尿的多,人消瘦的典型症状,如今的糖尿病人却是胖子多。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,这一概念早已深入人心。但对于糖尿病和体重的关系,很多人仍然存在不少误区。有的人认为“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”,仗着自己长得瘦,饮食、生活习惯都不注意,结果体检报告出来,血糖、血脂都超标了。还有一些人,突然变得能吃能喝,体重却不断减轻,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,却不知道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。
  事实上,糖尿病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规律。一般来说,l型糖尿病多“喜瘦”。因为这类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“绝对”不足所致。胰岛素缺乏,人体不易储存能量,身体也不容易发胖。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,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,发病后体重还会明显下降。2型糖尿病则“有胖有瘦”。超重或肥胖的人,出现代谢紊乱的可能性更大。此病多为成年人,35-55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段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2型糖友发病前会有一段“先胖后瘦”的过程。由于肥胖、血脂升高等导致胰岛素抵抗,接着就出现“三多一少”的典型症状,进而引起体重下降。因此,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,一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2公斤,就要警惕糖尿病。错误观念六: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
  许多人仅将餐前血糖值作为鉴定糖尿病的标准,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准确。餐前血糖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患者。从近年的调查资料分析,空腹血糖正常不能说没有糖尿病。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,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显著高于正常,依据餐后血糖水平完全可以诊断为糖尿病。
 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,即40岁以上、肥胖患者、高血压患者、心脑血管病患者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,除检测空腹血糖以外,还应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,或者遵照医嘱进行其他相应检查。


  此外,也有不少糖尿病病人没有糖尿病的任何症状,也不接受常规体检,直到出现了糖医院检查,延误了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时机。有的患者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去肾内科就诊,也有的患者外阴瘙痒去妇科就诊,或有经久不愈的伤口感染,等。遇到这种情况,应该测血糖排除糖尿病。

学习糖尿病知识,来这儿就对了。

这些您都了解吗?回复序号学习!01.糖尿病能活多久?02.糖尿病能逆转和治愈吗?03.血糖高怎么办?04.影响血糖的因素?05.糖尿病什么能吃,不能吃?06.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?07.糖尿病如何吃零食?08.加餐有哪些注意事项?09.初发糖尿病怎么办?10.纠结血糖波动的问题?11.我是否能停用胰岛素?12.预防糖尿病和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?13.糖尿病患者可以拔火罐吗?14.糖尿病书籍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